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云霄路社區的廣場上,一輛藍色的可移動攤位車旁圍著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好不熱鬧。

剛剛下樓的韓瑩瑩也湊上前去。“瑩瑩,你不是正在找工作嘛,趕緊來登記一下舞蹈場地!”鄰居吳阿姨熱情地招呼韓瑩瑩,隨手從小車上拿起一張宣傳頁遞給她。

韓瑩瑩接過宣傳頁,只見上面印著政府關于促進居民家門口就業的一些政策說明,還附有四個二維碼,分別是求職登記、“政策+創業+培訓”需求登記、區人社局服務公眾號和相關業務咨詢。

韓瑩瑩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掃碼上傳了資料。沒幾天,她就接到了電話通知:工作人員通過數據比對、崗位篩選,推薦她去一家海運公司面試。面試前,他們還提供了一些崗位信息、面試技巧等指導。不到一個月時間,韓瑩瑩成功入職。

這輛藍色小車是市南區專門投放的“流動就業服務車”。在周末、假期或者街道、社區活動日,社區工作人員和人社部門專業人員共同“出攤”,在人流密集和就業需求旺盛的小區,形成集政策宣傳九宮格、求職登記、崗舞蹈教室位推薦、創業指導、技能培訓等于一體的“流動窗口共享空間”。2023年下半年至今,市交流南區已投放約100套“流動就業服務車”。

“‘流動就業服務車’是我們延伸就業服務到社區的有效手段,是市南區開展‘社區微業’三年行動、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創新舉措之一。”青島市市南區公分享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就業管理科科長齊之虎告訴記者,“社區微業”主要包含五個方面:微就業、微創業、微培訓、微組織和微私密空間服務,通過“五微”逐步健全社區就業促進體系,幫助居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和創業。

家教場地流動就業服務車”投放后,成效顯著。2023年,全區約7000人通過政府幫扶實現再就業;2024年一季度,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331人,其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90%以上。(記者劉艷杰 朱楠)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