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陽奇

在安徽省潛山市,80后駐村書記項龍和00后年夜先生郭純錯誤探村,以興趣短錄像的方法,推介每一個村落的文明、風景和特產。在錄像的輔助下,村落特產的銷路更寬了,文旅更火了,同鄉們也學到了致富途徑。

從往年開端,有個短錄像賬號在安徽省潛山市火了。

這個賬號把鏡頭瞄準鄉村,每期錄像看望一個村落,講的是村里的文明、風景、特產。

探村的兩位主人私有自然的反差感——一個是樸素渾厚、老成慎重的駐村第一書記,一個則是芳華活躍、佈滿生氣的城市年夜先生。

探村不是簡略慣例的村情先容,這對反差感實足的錯誤,每周城市在錄像中和所探村的村干部一路,演出風趣的探村故事。

這就是往年12月創建的短錄像賬號“Hi潛山”。不到半年的時光,“Hi潛山”已推送錄像跨越40期,探村30余個,單個錄像均勻點贊量跨越1000個,全網累計粉絲量跨越2.1萬。

在錄像的輔助下,村里的土特產銷路更寬了,文旅更火了。有村平易近還在錄像里學到了致富途徑,一幅幅宜居宜業和美村落的出色圖卷正在繪就。

緣起——

“把潛山宣揚出往”

“大師好!我是小郭。這是項龍,項書記。”

“大師好!我是項龍,槎水村駐村書記。”

“以后就由我跟項書記用‘Hi潛山’這個抖音號帶大師往看我們年夜美潛山。”

“往看潛山175個漂亮的村落。”

這段對話起源于“Hi潛山”發布的第一條錄像,它也是“Hi潛山”團隊對拍攝目標的先容。

倪河村的茶園風景,程家井村的程長庚舊居,景致村的摩崖石刻……位于年夜別山西北麓的潛山,擁有國度5A級游玩景區天柱山,從不缺好山好水和人文風景。

“打造‘Hi潛山’錄像賬號,就是要把潛山宣揚出往,將躲在深隱士未識的天然風景、文明遺產打形成高顏值包養行情、有內在的‘打卡地’,讓一些潛山頗具特點但著名度不高的農產物走進民眾視野,吸引更多人參加村落周全復興步隊。”潛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產敬春說。

小郭名叫郭純,此刻仍是安慶師范年夜學電子商務專門研究的年夜三先生。往年12月,她受邀參加“Hi潛山”團隊,成為探村的主人公之一。

比擬于郭純,網友們更愿意叫她“小郭”或許是“小鍋巴”,后者恰好是起源于錄像里的一個笑點:“你是小郭吧?”

“小郭怎么這么心愛!”“小鍋巴什么時辰來我們村?”點開錄像的評論區,郭純往往是網友們關懷的核心。

郭純從往年寒假就開端介入故鄉助農錄像的拍攝。

“那時正好是寒假,我重要做的是拍攝幫助任務。”后來編導讓她也試著出鏡,“剛開端我也嚴重,沒想到還要當演員。腳本比擬活躍,村干部都是我的晚輩了,有點不敢對他們說出口。”回憶起最後拍攝的窘態,郭純不由笑起來。

和郭純分歧的是,錄像另一位主人公項龍的任務時光簡直都在鄉村渡過。2012年年夜學結業后,項龍請求回抵家鄉潛山,成了一名年夜先生村官。2017年,在市里任務的項龍又請求下鄉介入扶貧任務,一干就是3年。3年前,項龍曾經是潛山市經濟開闢區的一名干部,他再次請求駐村,擔負槎水鎮槎水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作為駐村干部,項龍的扮演也頗接地氣。在錄像里,項龍皮膚漆黑,操著一口帶著潛山口音的通俗話,即便被小郭“譏諷”也不賭氣。

活躍的年夜先生和渾厚的村干部構成光鮮反差,不雅眾的留意力一會兒被吸引過去,“沒想到第一條錄像的傳佈後果就很是好。”郭純說。

拍攝——

“以輕松的方法拍出接地氣的錄像”

一部手機,一架相機,兩個無線麥克風,這就是“Hi潛山”錄像拍攝和剪輯的所有的裝備。

“我們有時也用單反相機,可是拍完了還得把錄像導出來。用手機拍,直接在手機上剪輯,便利多了!”“Hi潛山”錄像編導何格笑著說。

和簡略單純拍攝裝備對應的,是輕松的錄像作風。

在本年5月拍攝的程家井村探村錄像里,郭純向村干部提出獨辟門路,辦一場“油菜籽節”,項龍則把“潛山四年夜佳人”聽成了“四年夜菜籽”。錄像里笑點密集,讓人不由捧腹。

這些笑點背后則是程家井村的特點財產和人文風景——程家井村蒔植油菜跨越1000畝,今朝油菜籽加工已成為該村的支柱性財產。同時,“潛山四年夜佳人”之一的程長庚曾生涯于此。

在錄像里,笑點過后,話鋒一轉,本地的講解員先容起了京劇開山祖師程長庚的生平,同時展現了舊居樣貌。就是在這種風趣幽默的錄像氣氛里,網友們看到了一個活氣實足又汗青厚重的程家井村。

潛山一共有175個行政村,每個村各有特點,若何讓笑點與村情村貌完善聯合?錄像團隊下足了工夫。

在采訪中,何格給記者展現了一本厚厚的《潛山市村情先容》,里面具體記載了潛山各村的天然資本、財產成長、景致勝景、汗青典故等信息。

“在‘Hi潛山’正式開拍之前,我們召集了各個鄉鎮組織委員,既是和諧共同,也讓各個鄉鎮把每個村的村情和特點梳理出來,最后編纂成這本村情先容。”產敬春說。

這本400多頁的書曾經被何格翻舊了很多,“拍攝之前,我都要清楚這個村有哪些值得拍攝的點,要想好若何把笑點植進村情村貌中,以輕松的方法拍出接地氣的錄像。”

光看文字先容還不敷,錄像團隊還要提早踩點。“要往實地感觸感染一下,了解一下狀況究竟能否合適拍攝,也在真正的的周遭的狀況中找靈感。”何格說。

在拍攝程家井村的探村錄像前,何格到村里踩點,發明恰是油菜籽收割的季候,他又聯想到村情先容里提到的“潛山四年夜佳人”。一條笑料實足的探村錄像在他頭腦里有了初稿。

後果——

“讓大師看抵家鄉的變更”

走在潛山市痘姆鄉吳塘村的柏油路上,身旁是年夜片的農田,還可以遠眺天柱山主峰,吹著輕風,好不舒服。

“春天,這里有油菜花海。到了秋天,田里的水稻成熟,又是另一種風景。”汪新星底本在安徽合肥運營一家軟件公司,2020年開端,他回抵家鄉潛山,在吳塘村蓋起了平易近宿。

本年5月,“Hi潛山”團隊要到吳塘村拍攝探村錄像。作為村里的重點招商項目,村干部向拍攝團隊推舉到汪新星的平易近宿取景。

錄像發布后,後果吹糠見米。“我們此刻還處于試營業階段,錄像發布之后,就有不少網平易近在后臺訊問我們的地址和價錢。”汪新星說。

東畈村包養平臺推舉的石斛,洪流村的紅薯粉絲,方沖村的毛噴鼻粑……不只是村落平易近宿,潛山各村的農特產物也成為探村錄像的配角,宣揚帶動後果顯明,“錄像發布第二天,就有人來我們村吃毛噴鼻粑,後果很是好!”方沖村黨總支書記儲文革說。

在“Hi潛山”的錄像里,還有不少村平易近在錄像里學到了致富途徑。

“我天天都看!也是想進修一下其他村的特點財產。”王河鎮進步前輩村黨總支書記陳立平說。

進步前輩村的養蛙年夜戶胡潔林,2019年回到潛山開端測驗考試停止“稻蛙共養”,顛末探索,此刻每畝的純收益可達1萬元。

可是,“稻蛙共養”的農田改革本錢較高,讓良多村平易近望而生畏。本年1月,“Hi潛山”把鏡頭瞄準了進步前輩村的稻蛙養殖基地。錄像收回后,周邊不少村平易近都來找胡潔林就教“稻蛙共養”技巧。

現在,王河鎮的“稻蛙共養”面積曾經從往年的700畝,增加到了1000畝。“本年,我們還打包養網算投進200萬元,打造高尺度的‘稻蛙共養’農田,增添各村所有人全體經濟支出。”王河鎮鎮長黃幸福說。

“感激您拍的錄像,讓大師看抵家鄉的變更。”“什么時辰能到我們村,在外埠,想看!”在“Hi潛山”錄像上面,總會看到在外潛隱士的留言,留言里既有淡淡的鄉愁,也是對故鄉成長的等待。

“讓潛隱士特殊是在外潛隱士,可以或許經由過程他們的錄像進一個步驟清楚潛山近年來的嚴重成長,濃重故鄉情懷,機會成熟時返鄉創業、投資興業,強大村落周全復興步隊。”產敬春說,“Hi潛山”已成為潛山市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的一個主要載體。

為了錄像拍攝,同時不延誤學業,郭純簡直每個周末都要從安慶回到潛山,“簡直挺累的,周末課余的時光簡直沒有了。但在錄像里宣揚本身的故鄉,看到村落成長的真正的圖景,我感到很包養網價錢值得、很自豪。”

6月10日,駐村第一書記項龍曾經停止3年的駐村任務。項龍告知記者,他已再次請求駐村。接上去,他將在潛山的另一個村落,開啟兩年的駐村任務,“我對村落有情感,這里的人和事都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我此刻對潛山的熟習水平確定要跨越金寨了。”本是安徽金寨人的何格,曾經走遍了潛山的每個鄉鎮,他們團隊的目的很明白:“走遍175個村,為潛山成長助力。”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